湖南桂阳:“综治中心+法庭”联动调解化“心结”
2025-08-22 16:28:3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刘建军 | 作者: | 点击量:5435         

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王球、王真明 

“这个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感谢你们。”在湖南桂阳,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成功调解后,原告许某亮、侯某英向综治中心及法院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此举充分彰显了联动解纷模式高效便民的独特价值与在基层治理中的显著优势。

2024年2月19日,桂阳县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涉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原告之子在被告车辆停靠路边关闭车窗时,不幸被车窗夹住脖子窒息死亡。由于事件责任划分、损失认定及赔偿标准错综复杂,原告、被告及保险公司各执一词,多次协商均以失败告终,矛盾一触即发。

案件报至县综治中心后,一场联动解纷行动迅速展开。桂阳县综治中心与桂阳法院洋市法庭紧密携手,积极投身调解工作。这一联动模式,正是桂阳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着力打造的“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调解中心搭台、法治保障”基层矛盾化解新路径,也是桂阳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生动实践。

在调解过程中,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前端协调处置优势。一方面,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迅速固定证据链,清晰明确车窗机械原理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后续调解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针对死者家属遭受的巨大心理创伤,综治中心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有效避免了因情绪激化可能引发的群体事件。同时,组织公安、法院、保险公司等多方力量,对事故进行深入研判分析,精准预核测算法定赔偿区间,为调解工作奠定了客观合理的基础。

桂阳法院则在后方为调解工作提供强大赋能。洋市法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通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立案后短短7日内,便迅速组织多方听证,精准追加在案发现场的相关人员为共同责任人。法官从专业法律角度出发,结合事故材料、保险条款和相关法规,向各方当事人深入浅出地讲解责任边界、赔偿依据及潜在诉讼风险,为调解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律地基”。同时,法官积极引导原告换位思考,理解部分责任人履行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并建议保险公司在合规前提下提升理赔效率,帮助原告理性看待赔偿预期,在法、理、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经过综治中心与法庭多次“面对面调解”和“背靠背沟通”,三方当事人终于放下成见,当场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至此,一场原本可能旷日持久的纠纷,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化解。

该案件的成功调解,是桂阳县“综治中心+法庭”联动解纷模式的成功范例。作为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治理方式的关键平台,桂阳县综治中心承担着矛盾化解等职责,此次联合法院积极探索基层矛盾化解新路径,为类案处置提供了可复制的“桂阳经验”。据统计,2025年以来,桂阳县通过该模式化解交通事故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真正实现“调解一件、示范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责编:刘建军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